2021第三届中国(南方)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国际论坛暨云南--东南亚跨界族群歌舞交流工作坊分组发言——方法论与综论三组、四组

作者: 时间:2021-11-25 点击数:

方法论与综论三组、四组的报告于2021年11月23日下午13:30—16:10在bf百富策略手机论坛在智慧教室(二)206举行,三组主持人为苏毅苗,与谈人楚卓,四组主持人为魏琳琳,与谈人赵书峰,主要内容如下:

西安bf百富策略手机论坛宁颖在《中国“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历程与困境》发言中谈到跨界族群音乐于2011年首次提出,历经近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硕成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2011年,是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孵化期,从2011年至2021年进入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黄金时代,研究主要涉及三个区域和四个学术团队,对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中的时空观进行思考,从基音、文化、环境的关联性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并对跨界族群音乐的影像叙事。宁颖提出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有:跨界研究过程中历时视角与历史观的重要性、重新审视族群文化身份的必要性、语言能力与音乐民族志书写(主要是如何书写音乐的异同)、田野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壁垒以及应对疫情与国际政局的策略五个方面。


上海bf百富策略手机论坛张晓萱发言题目为《中国学者之中缅音乐研究的观察与思考》,他通过缅甸在地音乐研究和中缅跨境比较研究两个方面探讨近年来学界对于跨境音乐比较研究的关注趋势。张晓萱的发言分为四个部分,涉及缅甸音乐整体研究之视角与话题、缅甸在地音乐研究之成果、中缅跨境比较研究之成果以及由研究现状引申出的相关探讨。张晓萱从乐器、音乐形态、传统乐队编制三个点论述了缅甸在地音乐研究之成果,从历史角度、乐器本身和宗教入手谈论中缅跨境比较研究之成果,得出一个基本认识是中缅跨境民族比较研究已成为热点。

匹兹堡大学杨烁在其《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音乐的中西方研究比较与分析》一文中,

综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云南与东南亚跨界族群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三十余篇欧美英文著述,并从纵向视角以十年为一个节点,分为1980S、1990S、2000S和2010~现今四个阶段论述,关注民族音乐学中的具身性研究,得出了西方学界对于云南跨界族群音乐文化关注相对较少,多集中于东南亚地区;且进行更多的是区域研究,八九十年代以后,鲜见比较视角;多以族群自身所处文化政治语境出发,关注音乐的体验和族群的身份构建;学者的代际传承,议题的延续和多元化这四点结论。

云南大学何林在题为《乐舞的民间外交实践——基于“骠国乐”的讨论》的发言中,从文化、艺术、舞乐与民间外交的背景出发,阐释文化上的联系是外交的根本和基础。发言中何林谈到骠国乐的实践,包含了骠国乐的故事、记载与诗歌、符号;中缅认知的不对称;《骠国乐》舞台剧的实践;研究与实践空间和期待五个部分。在第四部分研究与实践空间中何林又细分成乐器、音乐、舞蹈、故事,共同的符号以及形成的平台三个小点进行论述。总而言之,外交、国际关系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一观点,何林对骠国乐在民间外交中的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三组发言结束后,楚卓进行了评议,认为:这是一场极有建设性意义的大会,与会学者就田野环境、价值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宁颖以远景之观全面综述了我国近五十年来中国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的研究方法论和主旨研究内容、研究团队等,并提出了集孵化期、黄金时代的纵向宏观阶段,研究成果注入了宁颖关注到的现今研究者与研究团队的流动性,其总结了该领域近年来在教学和教研中的代表性成果,最后的发言更是论述了目前的困境与值得反思的问题,是一位优秀学者对自我学术的诘问。


张晓萱和杨烁两位优秀青年学者的发言,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博览群书的新一代学人的风貌,两位从专题性的近景方式深入剖析了中缅跨境音乐比较研究及西方学者对云南与东南亚跨境族群音乐比较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两位都以方法论、身份认同、音乐形态与文化语境的互文关系等娓娓道来,使我们对云南与东南亚跨境音乐文化研究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并且从研究者内外的角度让我们看到学界有新的一些阐释话语。

何林老师从音乐的艺术与民间外交的视域,向我们详细阐释骠国乐的文化性和社会性,何老师是音乐中的文化人,其思路值得我们借鉴,何老师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上诸位的发言都基于一种比较文献综述及实践的视域观,比较的真谛是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身艺术与其他艺术的鲜明特点,比较是人文学科中最具解放的一种心智行为,也是一种最解放传统思想的模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比较中不断认识和理解,希望学者们能尽快回到田野。

四组首先发言的是江西师范大学胡晓东、谢佳丽,他们的发言题目为《流域音乐人类学钩撢——以川江流域为例》,文章的主体分为整体性研究(历时性和共时性整体研究)、关系性研究、动态性体现(文化涵化与文化濡化)以及开放性体现(时空开放性、族群开放性)四部分。胡晓东谈到了近年来线性文化空间(景观)逐渐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新热点,集中于对“流域”“通道”“走廊”等“路”文化空间的关系性探讨,采用线索民族志与多点民族志的视角去考察线性文化空间与音乐的互动与传播关系,成为音乐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突破。流域音乐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旨趣在于从多学科交叉融合方法到新文科的理论品质,流域音乐人类学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关系性和开放性四大特点。作为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音乐人类学有效促进了线性音乐空间(景观)研究的多元纵深发展,开拓与丰富了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学术视野。新文科倡导构建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体系,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流域音乐学作为新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代表,应继续坚持以创新、开放的学术诉求,加强系统性构建,将这一研究领域夯实。

德国魏玛李斯特bf百富策略手机论坛•耶拿魏玛音乐学研究所陈琳钰莹的《古老的召唤:以云南哈尼族音乐为古罗马神像配乐之可行性研究——英国艺术理事会与英国Kent-Medway博物馆“Ten Songs for a lar”项目配乐全记录》一文,从缘起、提案内容、哈尼音乐概述(哈尼族的历史与音乐、哈尼的地理环境与音乐、哈尼音乐代表曲目)、哈尼音乐与古罗马音乐结合之可行性分析(器乐运用、音乐用途、音调特征)四部分介绍其研究内容。按照国际化的方式去介绍民族文化,民族性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它是有特色的,但不是世界的,要使其具有世界性与国际化,必须要懂得国际化的语言。跨文化音乐何以实现顺利传播和交织,必须找到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艺术形式的共性。在个案中,陈琳钰莹找到的是信仰或宗教,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意义的建构,人们可以在此建构中获得庇护,找到希望,以此产生心与心之间的共鸣。

上海bf百富策略手机论坛刘红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器乐国际化推展新思路——以上海bf百富策略手机论坛“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器乐:阿拉伯探亲之旅”项目策划为例》,文章在梳理中国民族器乐的海外关系中提到中国民族器乐与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具有历史渊源及各乐器间的亲缘关系,即“同宗同源不同流”的艺术特征共存于世界音乐文化的宏大体系之中。从“民族”走向“世界”,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器乐朝向国际化推展,以“走亲戚”、“交朋友”的方式进行国际交流。刘红的个案以上海bf百富策略手机论坛“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器乐:阿拉伯探亲之旅”为例,项目内容有器乐表演、仿古乐展演、西域少数民族“歌乐舞”一体化展示和学术讲座与交流四个部分。交流是相互的,“亲戚”是要走动的,化单一、单项交流为多元、复合型交流,是中国器乐国际化推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我们需要的是提高思想觉悟、做好文化准备,迎接这一时代的到来。



三组发言结束后,与谈人赵书峰点评:每一位发言者在方法论方面的思考都聚焦了学术前沿,三位老师的发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在一个地域文化空间或者是在一个跨国界的文化空间之内,文化的一种跨区域、跨国界的传播。

胡晓东的演讲主题是当下民族音乐学最典型的关键词,强调线性音乐文化空间的研究。近几年,以流域、通道、走廊等为代表的地理文化空间对音乐在一个跨区域跨族群间的文化流动,强调文化的流动性、开放性和动态性,我们结合民族志的思维,强调民族音乐的研究范式应该从固定的社区、微观的研究到强调移动的田野、多点性的民族音乐志研究,从流域音乐的角度来说这一点很有特色,以民歌文化变迁作为切入点分析民歌随着特定地理文化空间的流动与文化的交融和互通。

第二位发言者强调文化的传播问题,以云南哈尼族音乐为研究对象进行可行性的研究报告,涉及到文化的跨国界传播,和刘红教授的研究思路基本相同,刘红教授的研究涵盖了中国器乐的国际化传播和推广,带有非常典型的民族学思维,强调田野的回馈,田野素材、田野资料,为音乐的传播、推广和制作发行等提供第一手资料或创新性的素材,刘红教授还结合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考证,谈中国乐器与他国形成一个跨国界的传播,不但有历时性的分析,更多强调了中国器乐如何进行国际化推广的策略,刘教授的个案非常典型。在方法论方面聚焦学术前沿,三位老师的发言是当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热点,我们应重视个案,因为在理论与实践中个案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撰稿人:李毓辉老师

审稿人:任秀蕾老师

图片:影视学院学生

版权所有© bf百富策略手机论坛|中国有限公司    滇ICP备05001258号